相亲,也可以是从一而终的爱情
文章分类: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30 阅读: 64614
《婚礼》这部电影很久以前就看过了,当时看的时候就很喜欢,觉得印度传统意义上的婚礼真的和中式婚礼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以及信仰是不分国界的,老一辈人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思考往往更理性。
电影主要讲的是来自印度中产家庭的普娜和富人家庭的男孩普瑞姆之间的爱情故事,一个认识两个家庭爸爸的商人保了个媒,让这对年轻男女有了一次传统意义上的相亲,并最终举行了婚礼。
孩子的爱情观和对婚姻的态度往往受父母的影响。
普瑞姆的父亲是印度有名的富商,他的家庭幸福,大儿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大儿媳知书达理操持家里的大小事物,还有个调皮可爱的孙子。
唯一遗憾的就是大儿媳回娘家的时候家里空荡荡的(因为老人的伴侣很早就过世了),如果有一个人能在大儿媳回娘家的时候陪陪他就更好了。
而给小儿子也找个媳妇那就能解决问题了。
普娜的父母很早就过世了,所以她跟着舅舅一家人生活,舅舅对待她就像亲生的女儿,虽然舅母觉得普娜把他们的女儿衬托得黯淡无光,对她很冷淡,但是普娜还是长成了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并且和舅舅家的女儿关系很好。
善良、美丽的普娜被许多人提亲,但是舅舅希望给她找到一个能够懂得她价值的家庭,希望普娜得到幸福。
而另一边男主的父亲也是一个推崇传统婚姻的老人,他努力学习,了解年轻人的文化,认为年轻人也应该重视老一辈人的经验,可以尝试着相亲,并且很开明的让小儿子自己做决定。我想最终促成相亲,两位父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普娜寄人篱下,但是舅舅无私的爱让她的心中长存善意,她对伴侣的选择也是以舅舅为标准的:要像舅舅一样善良的人。这从第一次见面就同意定亲时候说的话就可以看出。
普瑞姆的人生一帆风顺,从国外留学回来,没有什么感情经历,但是很羡慕父母的爱情,父亲睿智且明事理,虽然对相亲没有抱有什么幻想,但是他尊重父亲的想法,从而喜欢上第一次见面的漂亮温婉的普娜。
父母对婚姻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家庭关系不好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对婚姻抱有美好的幻想。
相反,家庭关系和睦则能让孩子更能感到婚姻带来的幸福感。
普瑞姆和普娜自从相亲确定关系并且订婚后(印度是第一次见面就决定是否订婚的,和中国很不同),两个家庭就会时不时的一起聚会,出去玩,增加两个孩子的见面机会。
在这期间,两人寻找机会说话,偶尔对视那种小鹿乱撞的心情让我觉得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美好和含蓄,它不需要轰轰烈烈,但是要细水长流。
相信每个人的都有过对爱情的憧憬,也有过面对喜欢的人那种脸红心跳的经历,即便很多年以后,仍然能想起年轻时候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感叹一句:自己也曾经年轻过,真好。
记得问过妈妈和爸爸怎么走到一起的,是不是因为爸爸很帅所以相亲就同意了,妈妈说:“那时候没有更多的了解机会,见一次面基本就定下来了,觉得还行就结婚了。”
但这后面的几十年,是什么让他们能坚守婚姻一辈子呢?我相信,一定是他们对婚姻有着深刻的认识,彼此宽容理解,用心经营,才能有着让后辈人都羡慕的人生。
父母那一辈人不会说什么,但是你总能看到他们在平淡生活里显现出来的幸福。
相比现代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来说,这个相亲故事,就是从一而终的爱情吧。